当前位置:首页>>媒体报道

岳成普法丨如何避免“扫码”时泄露个人信息

乘车码、点餐码、付款码、预约码、健康码......如今越来越多的二维码代替了公交卡、菜单、收费票据等实体凭证,只要用手机软件扫一扫就可以完成诸多日常事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隐患。扫码的同时,可能还会泄露个人信息。

那么,商家通过扫码收集个人信息,侵犯了消费者的哪些权利呢?

某些商家通过扫码等收集个人信息的做法涉嫌过度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是一种过度索权的行为。另外,只提供扫码单一的服务方式,某种程度上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有损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

《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消费者同意。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公开其收集、使用规则,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个人信息。

我们该如何避免个人信息被泄露呢?

1、日常生活中,注意个人信息的保护,不要贪图一时的折扣优惠而随意扫码并提供个人信息;

2、不要随便去关注商家推送的一些公众号、小程序或者服务号,警惕扫码时输入个人信息的二维码;

3、不要随便点击商家发来的红包,为了领取红包把自己的个人信息、银行账号密码等输入进去;

4、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各种二维码的监管,严格限制通过二维码收集个人信息的范围,强化对各种二维码所收集信息的保密,提高二维码制作标准的门槛,严惩利用二维码制造的假链接、假网站来收集个人信息的行为。

文/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深圳分所 闫寒律师